今年初,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強調: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滿懷創業和報國激情,不斷提升理想境界,厚植家國情懷,富而思源、富而思進,弘揚企業家精神。榮德生先生作為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杰出代表,對無錫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影響深遠。9月29日,“實業興邦 百年榮范——榮德生誕辰150周年學術研討會”在江南大學隆重舉行。無錫市政協黨組書記、主席項雪龍參會并講話,江蘇省工商聯黨組成員、副主席熊杰,香港隆源企業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榮智健,江南大學黨委書記吳正國等專家學者作精彩發言。江蘇省政協常委、無錫市工商聯主席、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作為無錫企業家代表參會并發言。大會聚集眾多政界、商界、學界人士,大家共同探討研究榮德生先生的深遠影響,并積極弘揚企業家精神。


榮3


周海江在發言中指出,榮德生先生作為近代中國民族工商業的杰出代表,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,特別是榮德生先生的名言“非恃有充實之資本,乃恃有充實之精神。精神為立業之本”,這樣的精神力量更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錫商的成長。

周海江分享說要弘揚榮德生先生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。榮德生先生成長于朝政腐敗、外敵入侵的艱難時期,他主張“多立工廠”,以“杜侵略”“抵外貨”“塞漏卮”。1937年,日本帝國主義占領無錫,多次脅迫榮德生先生合作,均遭到嚴詞拒絕。他還積極支援抗日戰爭,以“樂農氏”的名義捐助面粉5萬包,并用船只接運難民回無錫,其名下的公益鐵工廠更是停止生產紡織、面粉機器,專門制造武器供部隊作戰使用。周海江表示,我們要始終高揚愛國主義旗幟,使愛國主義成為堅定信念和自覺行動。


榮2


“榮德生先生堅韌不拔的艱苦創業精神也值得我們學習。”周海江說。榮德生先生創辦保興面粉廠時,資金僅有6000元,且在投產后遭遇銷路不暢、大股東抽走股金等困境,但他并未氣餒,而是抓住日俄戰爭之機,擴大企業生產規模。上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,榮氏企業面臨嚴重經營危機,最終也成功化險為夷。周海江指出,在日趨激烈的競爭面前,我們要常懷進取之心,永不懈怠,才能戰勝艱難險阻。

此外,周海江還強調了榮德生先生勇于進取的開拓創新精神。榮德生先生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機器設備和生產技術,加強技術改造,并借鑒歐美國家先進的管理制度,對企業管理體制進行改革。在主持申新三廠時,他大膽廢除“工頭制”,采用“泰羅制”,引發了無錫近代企業管理的一場革命。周海江表示,新征程上,我們要強化開拓創新意識,加快各方面創新步伐,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。


榮1


周海江最后表示,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,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。對榮德生先生的最好紀念,就是要學習他的優良品格,團結廣大錫商,胸懷報國志,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無錫新實踐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